微信扫码登录

使用验证码登录

禹州关注

    快捷导航
    查看: 1722|回复: 0

    禹州名医乡绅周重华先生

    [复制链接]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6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36

    积分

    新手上路

    Rank: 1

    积分
    36
    发表于 2020-7-11 18:23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182051m60l0u0g5lioe4s0.jpg

    周重华先生是清末民初在禹州民间很有影响的一位历史人物。他医术精湛,尤擅骨症,时称“神医捏先儿”。

    、他开明处事,乐于助人,多有义行善举。在他死后,民间集资为他兴建了“功同再造”纪念碑,

    这是对他从医生涯医德医术的充分肯定;前禹州太守曹广权亲自题写“千秋彪炳”“为善最乐”两幅匾额并率众吊唁,

    这是对他作为开明绅士不拘私利的高度评价。从周重华先生的所作所为和他所处的时代,既反映出当时社会民风之淳朴,

    又反映出乡绅对当时社会治安治理的意义和影响。同时,又折射出动荡岁月里“官逼民反”、“盗亦有道”的社会现实。

    今适逢周重华先生去世一百周年,谨以此文纪念之。从医世家周重华(1860——1920),

    字协唐,原禹州紫金里周庄(今古城镇小靳庄村周庄)人。先世于清康熙年间自密县周渡口迁于此地。

    载耕载读,持家有方,遂至家道殷实。自其祖父开始,更世代从医,泽被一方,为人称道。先生生自咸丰岁末,

    长于同治时期,至于光绪早期,曾为国子监生。但先生虽熟读百家,却恪守祖德,宁为良医,不为诤臣,毅然摒弃仕途,秉承祖业,造福乡梓。

    182051swm7xwbj7eemkw76.jpg

    先生于医,最擅骨症。而今的骨科诊断,主要借助于放射科的x光照射。在先生所处的时代,自然是不具备现代化的诊断技术。

    先生的诊断,靠的就是祖上积累经验的传授和自身长期实践摸索的感悟。伸手触摸之处,根据先生自己的经验和病人的反应,

    即可准确判断出骨伤的部位和程度的轻重。对于程度较轻的病人,这伸手触摸的诊断过程,同时也就是手到病除的治疗过程。

    关于骨症的治疗,常言道:“伤筋动骨一百天”,但经先生治疗的骨症病人,都可不同程度地缩短病程,且预后良好。

    至于关节脱臼者,无论其当时看起来如何严重,如何痛苦,经先生妙手巧施,都可当場使之活动如常。有的疑难病人,

    由于治疗的不及时,迁延日久,骨组织变性发黑,其他地方本已无法治疗。到了先生这里,先生则为其敷上“长药”,剔除变性坏死部分,

    不久即可使之“枯骨生肉,死骨更生”;再行正骨复位,最终亦可正常恢复。以此之故,世称其为“神医”。精诚医德被历代民间尊称为“药王爷”的孙思邈,

    在其《大医精诚》一文中论及医德,曾云:“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心定志,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…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,不得问其贵贱贫富,

    长幼姸蚩;怨亲善友,华夷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亲之想……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,深心凄怆,勿避险巇、昼夜、寒暑、饥渴、疲劳,

    一心赴救……如此可为苍生大医。”周先生将此铭之座右,严格自律,终生恪守。作为一方名医,救死扶伤,周家不仅享誉禹境,邻近的县份

    ,也多知禹州周家之大名。并且到了先生这一代,由于家业昌盛(周家在禹州最大商号“三德合”中入有股份),从医已不复是谋生之术,

    而是作为一种义行善举。古人传统观念,惟有积德行善,才能家道恒昌,子子孙孙世世兴旺。所以先生诊治病人,从不收费。无梁北合庄有一农妇,

    家中生活贫困,偶与丈夫发生口角,一时想不开,愤而投井,可是误投入一眢井(地方俗称枯井)之内。因其井甚深,跌伤甚重,导致上肢的尺、

    桡骨,下肢的股骨和股骨颈等多处骨折,膑骨呈粉碎性骨折。家人将其救起,抬至周先生处治疗。鉴于病人伤势之重,不宜来往折腾,以免病情反复,

    先生乃将病人安顿于家中。除了免费治疗、免费安排食宿之外,还耐心地劝解和开导,使之解除了心结,消除了家庭矛盾,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。

    就这样在周家住了两个月之久,最终骨伤痊愈,并且夫妻二人和好如初,高高兴兴携手而归。浅井石门村有一少年,不慎失足,自山顶沿山坡滚下,

    腰椎骨折,疼得上身不能直立,只能痛苦地缓慢爬行,被抬至周先生家中。先生也将其安顿于家中,每日为其按摩治疗,然后敷药静养。

   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,最终痊愈,活动如常,愈后良好,终生没有再腰疼过。先生终生从医,此类病例甚多,可谓举不胜举。他长期生活于农村,

    深知民众疾苦,所以为自己立下一条戒律,凡到患者家中诊治,决不受其膳食款待。惟有一次,由于为病人诊治时间过长,

    其人感恩戴德,无以为报,乃使家人前往自家荞麦地里,捋取将熟未熟之荞麦,捣碎如泥,烙成煎饼,跪飨先生。先生虽不欲破戒,

    然而又感其精诚,却之不恭,只好破例食之。正是这一餐之报,使得先生终生难忘。事后常对家人谈起,这是他一生“吃得最好的一顿饭”!

    山寨奇遇这天,有人牵马而来,要请周先生去为家人治病。先生也就欣然上马,随着来人绝尘而去。可是等到晚上,不见先生归来;

    次日,仍不见先生归来。当时通讯不便,加之兵荒马乱,家人焦急万分。第二天不见回来,家人便有一种不祥之预感。第三天,家人料想先生可能已遭不测,可是茫茫天涯,又该到何处去打探究竟?直到傍晚,家人倚闾而望,忽听村外马蹄声声,马鸣萧萧,由远而近。只见数人滚鞍下马,将先生扶下马来,那些人挥手作别,即上马而去,消失于暮色苍茫之中。原来周先生前日随来人去处,竟然是一处绿林啸聚之所。寨主一时高兴,乘醉纵骑驰骋,不意跌伤股骨,痛苦不堪。早闻禹州周家骨症医术之妙,有“神医”之誉,于是急急派人,将先生请来诊治。先生乃屏神静气,从容看过,于是施展神功,为其正骨复位。又从青囊中取出药来,制成膏药,贴敷于患肢。更有內服之药,熬汤服下,嘱其静卧休息。过了一夜,患者便精神大振。第三天换过药,告诉其注意事项,便要告归。寨主一挥手,有人应声而至,托着一大盘的黄金,向先生致以谢意。只见先生哈哈大笑,断然拒收,又朗声吟道:“齐有倜傥生,鲁连特高妙……意轻千金赠,顾向平原笑。吾亦淡荡人,拂衣可同调!”(李太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之九)寨主见他执意不收,便派出轻骑数人,乘上快马,前呼后拥,将先生护送回家。临别时,寨主手拈一箭,对先生言道:“蒙承先生相救,再造之恩,难以为报,谨此对天盟誓:凡先生所居周边村舍,永不再扰!若违此言,有如此箭!”说完就将箭一折两段。禹州本为富饶之地,又处于豫东平原和豫西山地的过渡带上,所以旧时匪患最为惨烈。自从周先生为此寨主治好骨伤之后,方圆十数里周围的村庄,也就安然无事,再无匪徒骚扰之害了!化及一方据史载,商朝末年,有虞侯与芮侯因边界而产生纠纷,二人同赴西周,请周文王姫昌(当时是西伯侯,周文王是大周王朝建国后所追谥)作出仲裁。可是到了西周,看到的是耕者让畔,行者让道,一派雍熙和洽之风。事实让二人深受感动,无颜去见文王,自行和解了断。文王大德,影响深远。作为文王后人的周先生,也常在祠堂之中,向村人讲述这个故事,并以自己的实际行为,诠释着先人的这种精神,弘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!至于周先生的后人,更是在潜移默化之中,自然而然地传承着这种精神。自其先祖玉公从密县迁此,到先生这一代,已绵历六世,阖族同居,亲密无间,其乐融融。先生平素的义行善举,及其平易近人之风,宽宏大量之度,有如春风细雨,润物无声,不仅陶冶了家风,而且影响着村俗。全村民风淳朴,极少矛盾与纠纷发生。若民间有了争执,一见到先生身影,便自觉惭愧,不等先生开口,立即自行了结。据周先生之曾孙周喜顺回忆,小时候路过十里外一村庄时,遇几位老人闲聊。他们热情地问这个萍水相逢的后生,是“何方人氏,姓啥名谁?”一听说是周庄人且姓周,紧接着便又问:“你知不知道周重华?他是你什么人?”言谈话语之中,对于周先生所表现出的敬佩之情,溢于言表。这更使周喜顺感动,让他至今记忆犹新。也正是那次“巧遇”,让年轻的周喜顺下定决心要像曾祖一样当一名好医生。直至今日,虽年事已高,但仍不忘初衷,精心医术,坚守医德。坐化飞升民国八年的腊月廿八日(公元1920年2月17日),先生自知大限已到,设宴数席请众近邻亲友,午膳过后,接过最小的侄孙,慈祥地吻过,遂取出历年账薄巨焚之。问全家人:“还有事么?若无,我这就走了,先人在那边等我!”众人愕然,皆摇首缄默。吩咐家人,取出自己的寿衣,妥帖的穿戴整齐,躺在床上,带着微笑,无疾而善终。他的去世,正如功德圆满的老僧,微笑着从容坐化而飞升仙界,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!是年为庚申年,先生正好60岁。先生的突然离去,家人悲恸,村人悲恸,路人悲伤,远人闻者亦为之悲伤。哀哀痛哭之声,可以动天地而泣鬼神!前来吊唁的人,除宗亲戚党、村中老幼之外,更有社会名流、八方贤达。家中熙熙攘攘,路上络绎不绝。宅院里容纳不了,便在附近搭起若干大棚。为招待来客,仅仅每天做揽锅菜,就需二十多人,有三人专门挑水。棺椁停暦于家中的一个月内,每天莫不如此,最后光是洗刷的污水,就倒满了两个大水坑。依照旧俗,“二月二”之前必须让逝者安息于九泉之下,所以在次年的正月底举行了安葬。殡葬之场面,更是周围罕见不及。送葬路上,男女老少,不见首尾。家人撕心裂肺、哭声震天;惠众悲痛欲绝、泪眼不干。禹州先贤陈嘉桓先生为致《周协唐先生哀辞并序》,其开篇写道:“中华民国八年冬十有二月乙巳,周协唐先生卒。行者悼于涂,居者吊于室,亲者为其私痛,疏者为其群悲,高树华表,以胪德术。既不朽矣,而食其恩者复不能忘,更求所以舒其情而永其思也,就嘉桓谋曰……”原文以唐楷大字书于数幅宣纸之上,装裱存放。时至今日,仅有首幅幸存,即上述数句也!前禹州贤太守曹广权,闻先生之讣讯,思先生之懿行,亦悲伤不已,乃以上等木料,特制巨型匾额(阔2.76米,高1.40米)两幅,亲书“千秋彪炳”“为善最乐”八个大字,于民国九年二月,先生下葬之际,亲率数十人的吊唁团队,浩浩荡荡,为先生送行。“文革”时期,匾额被造反派视为“四旧”,命村中木工以木凿剔除字迹,木工依令而行。但木质致密坚硬,干了一天,只剔掉了几个小字,木工便谎称已经完全剔除。造反派也没有实地查验,信以为真。家人收起此匾,藏于隐秘之处,使之逃过此劫,至今犹存,由其曾孙周喜顺收藏。遗憾的是挂于“为善最乐”匾额两边的八个仙人,由于保存不善,也于几年前烧火毁掉,现仅能从匾额两边看到八处悬挂痕迹。而“千秋彪炳”之匾额因木料坚硬,早年说是学校做黑板用,现已不知去向。中州旧俗,家人为逝者服丧三年。三周年之际,立碑以志悼念之情。受过先生生前救命之恩者,不计其数。其中有许多人自发地组织起来,集资兴建“碑楼”一座,立于村口路边。碑文甚长,镌刻在四通石碑之上,每通石碑高丈二、阔三尺。整齐有序排列,犹如巨副四条屏。四通石碑又共同架起一石刻横额,额书“功同再造”四字,每字大有尺许。整座碑楼巍然壮观,型制更为世所罕有,乃稀世之珍贵文物,竟毁之于“文革”时期,现仅存已断裂为三截的“功同再造”四字石额,存放于周家老宅。 182053we5a9qaeeua5g2zu.jpg

    仅此“功同再造”四字,便概括了先生一世功德。有多少病人,经先生之手,将其从生死边缘上救回,重获新生。由此言之,可谓功德无量!旁边另有小型碑楼一座,可能是由个人单独所建,也同时被毁。先生本人遗物,尚有印章一枚,墨玉质,其状为长条形,长10公分,宽与高各3公分。其正面以楷书阳刻“周重华”三字;对面阴刻“先生台启”四字。这枚印章,连同陈嘉桓先生所书《哀辞》的残余部分,一并由其玄孙周亚峰收藏。

    182053ntxt6bmccx76tzyb.jpg

    故家老宅今之周庄,先生故居之宅院尚存,这也是诠释先生义行善举的实物佐证。宅院座北朝南,为前后两进院落,中间有墙壁相隔。前院为周家世代行医之处,后院为其居住生活之区。前院临街房屋三间,设为药房,以方便顾客随时取药。东南角为大门,有门楼一座。前院堂屋为穿堂,可直通后院,乃先生坐堂行医之处。西厢为厰屋,无前墙,两石柱支撑屋樑。此为养马之马厩。临街房之前后墙上,又均有系马桩。由此不难想见,若有紧急病人,需要出诊,先生打马扬鞭,疾驰而往,犹如当今之“急救120”一般。
    182054o4h4eh8zbdd5xhrh.jpg
    走入大门径直向北,通过穿堂屋东山墙外的过道,再沿前后院之隔墙向西,犹如“曲径通幽”,北折而进入后院。此地徘徊流连,遙想先生之一生,乐于助人,乐于救人,多义行,多善举,“为善最乐”之誉,亦足以当之!先生懿行,正堪于百世流芳,万代景仰! 宅院座落于此,已历二百多年风雨沧桑,早已破旧。经先生曾孙周喜顺修葺,格局基本依旧。但临街房已消失,冲为东西大路,其后墙现趁为宅院之前墙。今之周家老宅,经地方文化部门鉴定,已确认为不可移动文物,予以保护,委周喜顺负其全责。从此宅院中走出的周家后人,虽非人人从医,但代代不乏从医之人。今先生之玄孙周占峰,就业于河南大学附属郑州第一人民医院,不仅从医,且仍从事骨科,并将家传绝技与显微外科相结合,而从事于断肢再植的高难技术。周亚峰从事药业,并传承着家族的文化基因,任河南周文化研究会会长。作者简介:向悦,本名王朝喜,现年68岁,禹州市一高特级教师。退休后醉心于文史,曾参与历届禹州旧志的点校、整理,参与《禹州故城》、《禹州典藏》等书的编撰。曾在《禹州文史》、《今日禹州》等刋物上发表文章多篇。本人另著有诗集《鸿爪雪泥集》、文集《翠微苍苍》。

    转载声明:本文转载自「禹州市三都文化」,搜索「yzssdwh」即可关注,[阅读原文]。


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客服热线
    18768801199 周一至周日:09:00 - 21:00
    公司地址:禹州市裕华大街中段

    禹州关注,一座城市的思考与远见。

    手机版|小黑屋|禹州关注 ( 豫ICP备19007333号-1 ) 公安备案号:41108102000262     经营许可证:豫B2-20230773

    GMT+8, 2024-4-25 21:38 , Processed in 0.958107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