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码登录

使用验证码登录

快捷导航
查看: 4873|回复: 0

禹州钧瓷走向世界,四国邮票一起登场!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0

主题

0

回帖

8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积分
80
发表于 2020-7-16 11:46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114114alw6z6jcucr88s8w.jpg

在千年烟火不熄的钧瓷古镇禹州神垕,窑炉座座,窑口林立,一个个身怀绝技的钧艺大师和能工巧匠在这里呕心沥血,施展才华,创造出一件件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的钧瓷产品,妆点千家万户,传承中华文明。

2017年9月,在第九届中国·禹州钧瓷旅游文化节上,钧瓷名家李自伟的作品《容天壶》被第四届河南省钧瓷壶设计大赛评为金奖,同时,《汉瓦壶》被评为银奖。2018年4月,作品《泽润四方壶》被大象陶瓷馆收藏;12月,作品《容天壶》被河南省艺术品行业协会收藏。
114114yw04ns06nsjzh1nz.jpg
登上国际邮票的容天壶李自伟作品
114115g7qi61ddeivtcivc.jpg
登上国际邮票的纳福壶 李自伟作品
114115m7theehzzq3eehz7.jpg
登上国际邮票的祥和壶 李自伟作品
114115f2wx7f7zrqwpmxm5.jpg


登上国际邮票的福运壶 李自伟作品

去年,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栏目里,欧洲集邮协会专门为李自伟的养生壶系列作品发行了4枚在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荷兰流通的国际邮票。
114115ueh8o8wfa9bc8a55.jpg


登上国际邮票的容天壶李自伟作品

114115s3eze3exj03uheee.jpg 114115wzklegi4mu0nteg3.jpg 114115ogwissspksqh5jni.jpg



李自伟,男,汉族,1973年12月生,高中文化,禹州市神垕镇红石桥村人。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、河南省陶瓷艺术研究中心理事。禹州市锦博钧窑董事长、艺术总监。


114116bfvb27b4lqqy9lb9.jpg


潜心壶艺研究的李自伟

出自钧艺世家的李自伟从小就痴迷钧瓷,不仅深得身为钧瓷老艺人的父母亲授真传,而且又先后在孔家钧窑、杨志钧窑、宋元钧瓷坊、中华钧窑、金堂钧窑等多个著名窑口从业历练,向配釉大师辛国政、温少青等学习钧瓷的配釉和烧制,熟练掌握了从造型设计、制模注浆到配方施釉、控火烧制等一整套钧瓷制作技艺,成为远近闻名的造型技师。


由于他功底厚,悟性高,敢于对传统器形改造创新,经常推出新颖别致的钧瓷造型和色彩独特的新奇釉色,所以许多窑口纷纷请他帮助设计新品,他也甘当推动钧艺创新的“无名英雄”。


114116y2wrpmw1qjmrpskj.jpg

润泽四方壶 李自伟作品

“壶里乾坤大,杯中日月长”,思维敏捷、善观大势的李自伟发现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,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性的工艺茶具日益走俏,便及时转变产品方向,专注研制用钧瓷工艺制作的养生茶具,并于2012年独立创办锦博钧窑,专攻钧瓷茶具的造型设计和配釉烧成。


114116lnfnr1qykq0n4hfj.jpg

金瓜壶 李自伟作品


114117n9k0bpbt3b936pnn.jpg

石瓢壶李自伟作品


李自伟在继承传统茶器造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,从当代审美理念出发,注重实用性与观赏性有机结合,积极融入时尚元素,先后设计出了“祥和壶”“泽润四方壶”“福满壶”“信义壶”“西施壶”等一系列精巧别致的壶型。为了把茶壶做精做细,他对口盖、子牙、出水、壶钮、把手等环节一一改进,并独具匠心地摸索出了用细针穿孔技法制作半球滤笼的独门绝技,有效提升了钧瓷壶的滤渣功效。




114117zxgxx15e34hl1xas.jpg

酷爱钻研的李自伟对神秘的钧釉有着独特的感受和领悟,为了使烧出的茶具呈现出晶莹闪亮的幻彩效果,他苦苦探索釉变规律,上百次地试验各种釉料配比,有时为了一种稀缺原料,还要跋山涉水,像老中医采药一样到深山老林里采集特种矿石。

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一次次探索,一次次挫折,李自伟终于成功了开发出了独有的高温炉钧七彩釉、高粱红釉和夜星空等新釉种,并实验烧制出了宝蓝金星、古绿、紫铜等罕见釉色,形成了独特的产品特色和艺术风格。





转载声明:本文转载自「精彩禹州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客服热线
18768801199 周一至周日:09:00 - 21:00
公司地址:禹州市裕华大街中段

禹州关注,一座城市的思考与远见。

手机版|小黑屋|禹州关注 ( 豫ICP备19007333号-1 ) 公安备案号:41108102000262     经营许可证:豫B2-20230773

GMT+8, 2025-5-13 05:41 , Processed in 0.101150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